①读(nèi)。里面。与外相对。《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②音那(nà)。古同纳。①受纳、纳入。《灵枢·营气》:“营气之道,内谷为宝。”②进针、下针。《素问·八正神明论》:“以息方
见《甘肃中草药手册》。为补血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向天盏之别名,详该条。
养生歌诀。南宋·真德秀著。《遵生八笺》载歌诀为:“万物惟人为最贵,百岁光阴如寄旅。自非留意修养中,未免病苦为心累。何必餐霞饵大药,妄意延龄等龟鹤。但于饮食嗜欲间,去其甚者即安乐。食后徐徐行百步,两手摩
病名。《疫痧草》:“烂喉疫痧,以喉为主。喉烂浅者疫邪轻,喉烂深者疫邪重。”相当于猩红热。参见烂喉痧条。
医论著作。清·王德森撰。刊于1853年。此书先设证治杂论14篇,列举前人误治之案以警人,并对时医以平稳方药搪塞病家等时弊痛加针砭。其后列述湿温、麻疹、惊风、血证、喉症、暑病之方药证治。其中对“湿温用药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气喘者,由败血冲肺、九死一生之症也。……若污血乘虚,由下而上,奔冲入肺,则面黑发喘,最险难治,急宜夺命丹,或琥珀保生锭子急煎,定喘保肺汤可救一二。”属产后危重症。
推拿专著。4卷。清·张振鋆辑。刊于1889年。本书是在明·周于蕃《小儿推拿秘诀》一书基础上,进一步校订补辑而成。由于作者广泛征引有关文献,不仅在内容上有较大的增补,编次也更为条理系统。卷一辨证,包括四
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劳宫穴。参鬼路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