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朱肱条。
病证名。《红炉点雪》卷二:“若因邪郁痰壅,肺痿狐惑等症,则其声哑嗄。”即瘖。详该条。
明代官名。为惠民药局所设之官职,仅次于大使。参见惠民药局条。
病名。见佚名《眼科统秘》。即痘疮入眼,或痘疹入眼。详各条。
仲景十二脉之一。脉浮取盛而有力。为卫气盛之脉象。《诊家正眼》:“日高者,卫气盛也,阳脉强也。”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翼方》。位于耻骨联合上缘(曲骨)旁开3寸处(《中国针灸学》)。主治偏坠,睾丸炎等。直刺0.3~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系指喉癣之由于肝肾虚损者。详见喉癣条。
蒂中(小舌)之别称。《杂病源流》卷二十四:“以喉花即为蒂中。”即指悬雍垂。详悬雍垂条。
见活幼心法条。
病证名。见清·洪金鼎《一盘珠》卷八。指小儿脐部四周肿硬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