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脊痛

脊痛

证名。出《素问·风论》。指背部正中肌肉、筋脉、骨节疼痛。多因督脉足少阴肾经病变所致。《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脊痛,督脉病也。背痛肺经病也。……,二经虚,感受六淫之邪则害痛。”“脊以髓满为正,房欲过度,脊髓空则痛,宜补肾,宜六味丸膀胱经脉挟脊,分左右上项,贼风乘虚入,倔强不能屈伸,宜羌活前胡防风茯苓。先脊痛,及背与肩,是肾气上逆,宜和气饮。”亦有跌扑损伤、瘀血滞留,脊痛不可忍者,宜地龙汤阳虚多脊背常感寒痛,方用八味丸鹿角狗脊等。参见背脊骨痛脊强条。本症可见于脊柱损害,如脊髓炎、骨结核及腰椎盘突出症等。

猜你喜欢

  • 太阴病

    病名。《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多因三阳病传经入里,或寒邪直中,或内伤生冷所致。其特征是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有腹痛等。《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 产后积聚初起

    病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积聚、因产后劳伤,脏腑虚弱、为风冷所乘、风冷搏于脏腑,与气血相结而致。……宜大延胡散。”(延胡、赤芍、木香、乌药、牛膝、寄奴、桔梗、厚朴、川芎、当归、香附、陈皮、丹皮、

  • 蟹睛横出

    病证名。蟹睛症,因黄仁自黑睛溃口绽出,“始如蝇头,中如蟹睛,甚则横长如黑豆”(《目经大成》)故名。即蟹睛。详该条。

  • 鼻毛

    附于鼻粘膜的毫毛,亦称鼻须。具有防止灰尘入侵,保持鼻腔清洁及鼻道通畅的作用。

  • 毒气

    即疫疠之气。见疠、戾气各条。

  • 慈宫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冲门。见该条。

  • 壁泥风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即疠风,外表有白色泥土状者。

  • 金劳黄

    古病名。见《儒门事亲》卷六。即脾疸。详该条。

  • 岁谷

    运气名词。与主岁之气相合的谷类。古人认为,食之可保全真气。《素问·六元纪大论》:“食岁谷以全其真。”又“食岁谷以安其气。”

  • 益胃

    治疗胃虚的方法。如胃气虚寒则温胃建中;胃阴不足则滋养胃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