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分类草药性》。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翼方》。位于头部中线,枕外隆凸上缘直上1寸处。主治半身不遂。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外感风热之邪,或风寒郁而化热,致肺气宣降失常,证见恶寒发热,咳嗽,咯痰黄稠,不易咳出,舌红脉浮数;或兼见咽喉疼痛,鼻流浊涕,口干欲饮等症;重症可见气喘鼻煽,烦躁不安等。治宜疏风泄热,辛凉解表。
见《本草纲目》。为青风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麻柳叶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即胃管下俞。见该条。
【介绍】:见俞应泰条。
病名。明·汪机《外科理例》卷六:“热油汤火伤,皮烂肉大痛,冷霜散:煅牡蛎、寒水石、明朴硝、青黛各一两,轻粉一钱,桐油二钱。水二钱,以桃柳枝不住搅成膏,再以水溶涂之。
见《本草推陈》。即青蒿蠹虫,详该条。
太医署教师职称。负责掌管针灸科专业的教授和考核。官阶从八品上。参见太医署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