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脉学辑要评

脉学辑要评

书名。3卷。清·廖平评。刊于1853年。廖氏对《脉学辑要》有“不背古而最实用”的好评,但又批评原书“不以脉定病,与两手分六脏腑之诊”,遂编此书。将27脉的次序,按分部类居重予编次。评述部分能结合临床,颇有个人识见。现有《六译馆医学丛书》本、《中国医学大成》本等。

猜你喜欢

  • 黑砂瘤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瘤生于臀腿等处,大小不等,以手摄起,内有黑色如沙之内容,软硬不一。宜用针刺破瘤体,剔去其中黑砂,或以手术治疗。

  • 抱犊集

    兽医学著作。1卷。清代作品,撰人及撰年均未详。本书介绍牛病理论、病候、诊断、针刺穴位与方法以及药性配伍与处方等,并附绘图。本书于1959年经江西省农业厅中兽医实验所校勘后,由农业出版社影印出版。

  • 枕头根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盾叶薯蓣之别名,详该条。

  • 乌檀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胆木之别名,详该条。

  • 月亮柴

    见《贵州植物药调查》。为黄栌之别名,详该条。

  • 伤食腹胀

    病证名。食物停滞而致的腹胀。多由脾胃功能失常,消化障碍所致。《幼科发挥》:“有食饱伤胃而胀,法宜消导之,不可攻下也;有脾虚不能消食,食饱则胀者,此宜补脾,以助其传化可也。”消导用保和丸加枳壳、厚朴;补

  • 伪药条辨

    书名。4卷。清·郑奋扬撰。刊于1901年。本书是鉴定药物真伪的专著。内容主要对于110种药物的名称、形、色、气味,进行了较详细的辨析,1930年曹炳章又在本书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对勘,进行了整理和补注

  • 大黑蚂蚁

    见《中国动物药》。为蚂蚁之别名,详该条。

  • 赤白肉际

    掌(或跖)与指(或趾)的阴面皮色较白,称白肉,阳面生毫毛的部位皮色较深,称赤肉。赤肉与白肉的分界处,称赤白肉际。《针灸甲乙经》:“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者中。”

  • 苏沈九宝汤

    《丹溪心法附余》卷五引《简易方》方。桑白皮、甘草、大腹皮、官桂、麻黄、薄荷、陈皮、紫苏、杏仁各六分。为粗末,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乌梅半个,水煎服。治老幼素有喘急,发则连绵不已,咳嗽哮吼,夜不得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