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同脬,即膀胱。指膀胱的气化功能。《素问·通评虚实论》:“暴痈筋緛,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
见《陕西中草药》。为红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萆薢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瘀血内结所致的胃脘痛。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三。《症因脉治》卷一:“遇夜痛甚,逢冷即痛,按之有形,或饮食入胃,从半边而下,此淤血痛也。”《医学三字经》卷一:“瘀血作痛,痛如刀割,或有积块,
运气术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司,主司;气,五运之气或三阴三阳六气。司气,主司岁运的五运六气。
【介绍】:见黄凯钧条。
出《药性论》。即栀子,详栀子条。
出《本草图经》。为荠苨之别名,详该条。
古代眼科手术方法。见《审视瑶函》。即用夹法,详该条。
指湿热之邪,蕴蒸于肝胆的病变。主要证候有寒热、口苦、胁痛、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皮肤巩膜发黄、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等。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道感染等疾患。治宜清热利湿,疏泄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