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肘后备急方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学》。为南烛子之别名,详该条。
①即舌苔。②舌苔混杂污垢。多见于宿食不化或湿浊内停。
脉象。脉伏而搏指。《素问·经脉别论》:“太阴藏搏,言伏鼓也。”
①指六腑所属诸阳经的俞穴。《灵枢·刺节真邪》:“刺腑输,去腑病,何输使然?”②与藏俞对举,指六腑所属诸阳经的井、荥、输、原、经、合诸穴,每经六穴,六六三十六穴,左右合之,共七十二穴。《素问·气穴论》:
见济生拔粹条。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二十五。又名腿痈。多由湿热留滞经络所致。若发于内侧者属肝脾二经、发于外侧者属胆胃二经。初起平陷坚硬者为气虚,当用内消黄芪汤;势焮肿痛者,当用内托柴胡汤,外用隔蒜灸。余证治见外痈条
指第三胸椎。《素问·刺热篇》:“三椎下间主胸中热。”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少林内功》。身体慢慢下蹲,腰直胸微挺,两手仰掌置于腰部,两掌前推,掌心相对,四指并拢,拇指外分,再收回至腰部,如此往返三次,在第四次推出时,身体慢慢起立,边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