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针疗法之一,因使用滚刺筒进行刺激故名。参见滚针筒条。
【介绍】:见丁锦条。
见《本草纲目》。为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
指经脉行于体表和四肢的外围部分。《灵枢·刺节真邪》:“……夫子乃言刺外经去阳病。”《黄帝内经太素》:“……十二经脉,入府藏者,以为内经,行于四支(同肢)及皮肤者,以为外经也。”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蛔结痧,痧毒攻胃故蛔死,入于大肠与宿粪相结,腹中大痛,是为蛔结。又有痧毒入胃,胃必热胀之极,蛔不能存,因而上涌,乘吐而出;或蛔结腹痛,不大便,或入大肠由大便而出
指脾胃。《脾胃论》:“津液至中宫变化为血也。”脾胃属土而居中,故称之为中宫。
经外奇穴名。即崇骨。见该条。
即小儿回春丹,见该条。
治疗疾病的方法,其内容包括两方面:①指治疗疾病的手段,如药物、针灸、导引、气功、推拿、外敷、手术、心理治疗等各种治疗疾病的手段。②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指在治疗原则指导下,根据辨证论治精神而确立的治病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