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胎患内障,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干漆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气海,见该条。
方书名。10卷。明·周文采撰。刊于1495年。,作者将其平日常用及见闻有效之方,分类编成此书。分诸风、诸寒、中暑、中湿、伤寒、疟、痢等共45类。包括内、外、妇、儿各科疾病。每类均先论后方,选方颇精,切
即前臂。详臂条。
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七。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
《银海精微》卷上方。人参、黄芩、大黄、桔梗、茯苓、芒硝、茺蔚子各二两,玄参一两半,白芍药、细辛、白芷各一两。为粗末,每服四至五钱,水煎服。治下睑生风粟,如杨梅之状者。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黄练芽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指鬾病兼有发热,大便黄而恶臭者。治法见大便恶臭条。
①《世医得效方》卷三方。丁香、檀香、白蔻仁、藿香、木香各一两,甘草四两,砂仁二两,白豆蔻仁、沉香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加生姜三片、苏叶五片、食盐少许,水煎,不拘时热服,或炒茴香煎汤入盐酒调下。治寒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