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黄疸。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脐中。见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上搭手。见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官阶从六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倒吊蜡烛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鲍氏验方新编》卷六。即狐疝,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门补要》卷中。多因脾伤不能约水,下注于囊所致。症为阴囊、阴茎肿胀明亮。治宜健脾、益气、行水。可用四君子汤加黄芪、泽泻、猪苓等。若发生在老人或久病者,多属难治。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即无莿根,详该条。
比喻脉动极迟缓的危象。《难经·十四难》:“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名为无魂,无魂者当死也。”
医经著作。宋李駧(子野)撰于1269年。7卷。对《难经》原文随句笺解,训释并重。并于序论部分绘以注义图十七节,图文互释,相得益彰。唯其所释不辨难易,亦乏精辟之见解。现有涵芬楼影印明《正统道藏》本等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