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参见太医院条。
指十一个经验效穴。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并编有歌诀,曰:“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彻,委中配承山,下至昆仑绝,环跳与阳陵,通里与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后《针灸大全》增:“太冲”一穴,作《马丹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等作池头。即温溜,见该条。
见医学便览条。
见女科证治准绳条。
出《灵枢·经脉》。即督脉络脉。详该条。
经外奇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掖门。见该条。
病名。见《陈氏秘传》。即肘关节脱臼。详手臂出臼条。
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治蝦蟆黄,舌上青脉起,七日盛,九日病过,急烙大椎即效,此病昼夜不睡,宜服豉栀汤方。”参见黄疸有关条。
证名。又名久腰痛。见《外台秘要·久腰痛方》。详久腰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