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篇名。本篇主要讨论真气与邪气的离合,说明在针刺时应掌握邪气初至真邪未合的时机,而及早治疗,故名。文中还介绍了针刺的宜忌和操作方法,强调刺法必须结合天、地、四时、五行、三部九候,全面审察。
出《嘉话录》。为芜菁之别名,详该条。
①见《中药志》。为海风藤之别名。②见《广西中草药》。为假蒟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即蒺藜苗,详该条。
病证名。见《幼幼集成》。即风痫、惊痫、食痫。各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即苍耳子,详该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枇杷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肉苁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冻疮。详该条。
病证名。系指由伤寒邪客于肺系,肺气壅塞所致之失声。《诸病源候论》卷八:“邪客于肺,肺主声,而通于气,今外邪与真气相搏,真气虚而邪气胜,故声为之不通也。”治宜散寒祛邪。若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者可选用九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