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磁场疗法
见穴位磁疗法条。
见穴位磁疗法条。
又名臂膊。①指上肢(上膊)和前臂部(下膊)。②指上臂外侧。
又名目胞、眼睥、眼胞、目裹、胞、睑、约束等,指上下眼睑(俗称眼皮)。上眼睑又称目上胞、目上睑,下眼睑称目下胞、目下睑。胞睑有保护眼球及防御外伤的作用。它是肌肉组织,在脏属脾,在五轮中为肉轮。故眼睑疾患
病名。《灵枢·寒热》:“寒热瘰疬,在于颈项者。”又名鼠瘘、鼠疮、老鼠疮、九子疮、鼠疬、走鼠疮、蝼蛄疬、延珠瘭、野瘭、串疮等。小的为瘰,大的为疬。多因肺肾阴虚,肝气久郁,虚火内灼,炼液为痰,或受风火邪毒
正骨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用于脊椎错位的整复。患者立于桌前,助手立于桌上从高处握患者两手臂将患者提起,使患者悬空双脚离地,医者在患处按压整复,给予固定。本法与脊椎悬吊复位法近似。
古病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滑则病心风疝。”《类经》卷十七:“滑则燥热生风,热则主于心也,故为心风疝。”参见风疝条。
位于颈的前上方,相当于颏部的下方,喉结的上方。《素问·刺热篇》:“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
病名。①指肺热传肾所致骨强筋柔,肢体举动无力的疾患。《素问·气厥论》:“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王冰注:“柔,谓筋柔而无力。痓,谓骨痓而不随。气骨皆热,髓不内充,故骨痓强而不举,筋柔缓而无力也。”②即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新生儿断脐后用绷带裹扎脐部的方法。
书名。6卷。清·黄统、龚自璋合辑。刊于1851年。卷1治身体各症;卷2治妇女各症;卷3治小儿各症;卷4治痧、疫、时症等;卷5治外科及跌打损伤;卷6补遗。书中共列病症(或药方)子目2600余条,1800
见本草图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