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医官职称。系医学提举司之主要官员,只设1人,始设于1272年(至元九年),官阶从五品。
解剖学名称。位于舌腭弓之后,咽腭弓之外。《梅氏验方新编》第一集:“蛾子生在喉窝内。”
病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二:“齿虫,是虫食于齿。”即牙虫。详该条。
产儿的门户,即妇女阴道外口。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九。不孕症型之一。即胞寒不孕。详该条。
【介绍】:宋代儿科医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父范防御以小儿医闻名。思贤继承家学,长于儿科。
出《神农本草经》禹余粮条。即经闭。详该条。
证名。系指咽喉不适,或干、或痛、或异物感,呼吸吞咽均感不适。为多种咽喉疾患之常见症状之一。《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府藏冷热不调,气上下哽涩,结搏于喉间,吞吐不利,或塞或痛。故言咽喉不利。”有虚实之别。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即杨梅结毒。见该条。
运气术语。谓主司之六气过时而不退,继行其令,引致该气的延长。《素问遗篇·本病论》:“所谓不退者,即天数未终,即天数有余,名曰复布政,故名曰再治天也,即天令如故而不退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