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伤寒禁汗之证。①太阳病,尺脉迟或微,属里虚者禁汗。②少阳病禁汗。③妇人伤寒,经水适来或适断,热入血室禁汗。④里虚下利清谷不可攻表。⑤素体中虚里寒者禁汗。⑥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汗。⑦厥阴病热厥
病证名。指眩晕由心下或膈间停饮所致者。《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证治汇补·眩晕》:“停饮眩晕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都。见该条。
出《本草图经》。即大豆黄卷,详该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一册方。又名清凉散。熟大黄、炙甘草、当归(酒洗)、芍药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五钱,加薄荷叶十片,水煎服。治夜热。
病名。见《外科理例》卷五。即发于环跳穴的附骨疽。详附骨疽条。
身体消瘦虚弱。《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久病者,有气从不康,病去而瘠。”
出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即痘疮。详该条。
【介绍】:见陈治条。
即皮肤。《灵枢·九针论》:“皮者,肺之合也。”参见皮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