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信
【介绍】:
西汉时期医生。对本草学及古代医经有所研究。
【介绍】:
西汉时期医生。对本草学及古代医经有所研究。
即解部学的听小骨。有槌骨、砧骨、镫骨,左右合计共六块。详各条。
病证名。指筋脉干燥,屈伸不能自如之证。《圣济总录纂要》卷二:“天癸亏而凝涩,则肾脂不长。肾脂不长,则髓涸而气不行,……外证当挛节,则以髓少而筋燥,故挛缩而急也。”多由肝经燥热,血液衰少,或肾虚髓少,筋
病证名。《验方新编·小儿科杂治》,周身脱皮“因生时触风,满身皮屑脱下,一层又一层,名曰脱壳。若作丹毒、火疹治之则误矣。”宜用木通、藿香、黄芩、麦冬,加灯草煎服。
辨证的八个基本纲领。《医学心悟》:“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参见八纲辨证条。
二十四节气之一。《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常为一年最热时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之发,太虚肿翳,大明不彰,炎火行,大暑
病证名。①指初生儿大便不通。婴儿出生后二、三日不大便,除生理畸形外,大多由于胎热壅结,或胎禀不足,大肠传送无力所致。胎热者宜清肠,用一捻金;胎禀不足者宜益气,先用独参汤,继以蜜煎导法。②脐风三证之一。
消法之一。治疗外伤瘀血的方法。如跌打损伤,伤处青肿疼痛,或腹部内伤,气血阻滞疼痛,用七厘散(血竭、麝香、冰片、没药、乳香、红花、朱砂、儿茶)、复元活血汤,祛瘀活血,宣通气滞,瘀去气行则痛除肿消。
【生卒】:498~583【介绍】:南北朝北周医家。一作僧坦,字法卫。吴兴武康(今浙江钱塘)人。父菩提受好医药。僧垣自幼通医,二十四岁时传家业,得梁武帝赏识。曾任梁代太医正等医官,《后周书》记其治验病案
症名。出《素问·玉机真脏论》。危重症状之一。指毛发枯槁,稀疏易折的病变。多因久病精气枯竭,不能濡润皮毛所致。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多因脾胃素虚,孕后感寒,或内伤饮食,以致胃气壅滞,浊邪内阻,升降失调。症见心腹胀满,脘闷不思食。感寒者,兼见食后胀甚、喜按、喜热。治宜温中散寒,方用香砂六君子汤;伤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