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天胡荽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紫茉莉根之别名,详该条。
皮肤针疗法之一,因使用滚刺筒进行刺激故名。参见滚针筒条。
病名。即眼生长肉。详该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方。生姜四两,黄连二两。水淹一夜,慢火炒令姜紫色,去姜不用。为细末,每服二钱,茶水调下;治白痢用米饮酒调下。治晨泄,白痢。
头部。因头位居于人体之首,故名。《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
书名。1卷。金·李杲撰(一本误作元·朱震亨撰),撰年不详。书中包括:膈咽不通并四时换气用药法、本草十剂、中风同从高坠下、呕咳气喘、饮食劳倦论、四时用药加减法等20余篇有关内科杂病及用药法则的论文,结合
见《福建中草药》。为元宝草之别名,详该条。
系指听力和视力良好。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肝肾之气充足,则耳聪目明。《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耳为肾窍,乃宗脉之所聚,若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
出《疡科选粹》卷七。即瘤之别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