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南宁市药物志》。为苦石莲之别名,详该条。
①即肾阴,详该条。②推拿穴位名,见陈氏《小儿按摩经》,即肾经,见该条。③病名。五脏水肿病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多
见《本草纲目》。为松萝之别名,详该条。
即肾气虚。详该条。
【介绍】:见缪存济条。
①《症因脉治》卷二方。栀子、黄连、苍术、厚朴、陈皮、甘草。水煎服。治暑气呕吐;或脾热痿软,肌肉不仁,身重不能转侧,纵缓不能举动。若呕吐,呃逆而口渴者,加葛根、竹茹。②《症因脉治》卷一方。栀子、木瓜、秦
丛书。又名《外科全书十种》、《高憩云外科全书》。清·高思敬撰。1917年刊行。本书名虽为十种,实只七种。即《外科医镜》12卷,《外科三字经》1卷,《外科问答》1卷,《逆证汇录》1卷(以上均外科著作);
经穴别名。《针灸资生经》注肩髎曰:“肩头正中两骨间一名中肩井,外台名扁骨。”后《针灸聚英》等作肩髎穴别名。
【介绍】:见王惟德条。
下焦,指大、小肠、膀胱等。热邪郁结下焦,可见下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涩赤或尿血,甚则小腹鞭满拒按,狂躁不安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