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气化不利。见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虎刺之别名,详该条。
太医署教师职称。负责协助医博士的教学活动。官阶从九品上参见太医署、医博士条。
证名。见《疮疡》。泛指顽固性皮肤病的奇痒证候。
亦称达邪透表。即透达表邪的治法。外感表证,须透邪外出,故称。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小儿易患,分两种类型。①发于夏秋之间,起病急骤,互相传染。由暑湿之邪侵入肺经,郁于皮肤而成。初起为潦浆水泡,界限清楚,皮薄光泽,顶白根红,破流滋水,蔓延迅速。即脓疱疮。治
书名,1卷,宋·陈文中约撰于13世纪中期。书中首论痘疹的病源,次论治法,后辑录有关痘疹的效方,文字简要。1958年商务印书馆将本书与《小儿病源方论》合刊出版,书名:《陈氏小儿病源、痘疹方论》。
十二经别之一。出《灵枢·经别》。即足阳明经别,见该条。
病证名。见《济生方·大便》。指气滞或气虚所致的便秘。《证治要诀·大便秘》:“气秘则气不升降,谷气不行,其人多噫。宜苏子降气汤加枳壳,吞养正丹,或半硫丸、来复丹;未效,佐以木香槟榔丸;欲其速通则枳壳生用
病名。见《症因脉治》卷三。又名胞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