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皴揭

猜你喜欢

  • ①侵害、搏击、损伤。《素问·宣明五气篇》:“搏阳则为巅疾。”《温病条辨》:“肺为燥气所搏,不能通调水道,故寒饮而咳也。”②交合、结合。《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③留滞、附着。《儒门事亲》

  • 十味导赤散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十方。地骨皮、黄连、黄芩、麦门冬、半夏、茯神、赤芍药、木通、生地黄、甘草各五分。加生姜五片,水煎服。治心胆实热,口舌生疮,惊悸烦渴。

  • 干蟾皮

    见《药籢启秘》。为蟾蜍皮之处方名。详该条。

  • 丹轸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丹轸者,肉色不变,又不热,但起隐疹,相连而微痒。”多由热毒蕴结肌肤所致。其证遍身灼红,上起细小疹点,形如麻粒,痒痛微肿。治宜内服消风散,外用白芷根叶煮汤洗之。

  • 醋哮

    病证名。见明·秦景明《幼科金鍼》。即哮拔、醋呛哮详该条。

  • 毓麟芝室痘疹玉髓图像注解

    见痘疹全书条。

  • 海苔菜

    见《本草汇言》。为干苔之别名,详该条。

  • 幼科入门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 柿涩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柿漆之别名,详该条。

  • 手阳明之别

    出《灵枢·经脉》。即手阳明络脉,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