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百日咳

百日咳

病名。又名顿咳时行顿咳天哮疫咳迫咳,俗称天哮呛、鹭鹚咳、鸡咳。是一种流传冬春季节的传染病,以五岁以下的小儿为多见。《医学正传》:“咳嗽俗名呛,连咳则头倾胸曲,甚则手足痉挛,痰从口出,涕泣相随……小儿患此,谓之时行顿咳。”主要是由于时行疫毒犯肺,肺气不宣气郁化热,酿液成痰,阻于气道,气机上逆而成。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痉咳后有特殊的吸气性回声为特征。邪热恋肺,损伤肺络,则可引起咳血衄血。初起邪袭肺胃,宜宣肺散邪,用止嗽散射干麻黄汤三拗汤化裁;中期邪热恋肺,宜清热宣肺,用麻杏石甘汤、五虎汤泻白散加减;日久肺胃阴伤,咳血者,宜清燥润肺,用清燥救肺汤阿胶散肺脾气虚,宜健脾和中,养肺止咳,用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人参、麦冬、五味子茯苓白术生姜大枣甘草)。鹭鹚涎丸、鸡苦胆等也可选用。

猜你喜欢

  • 闾尾

    推拿穴位名。即龟尾。见该条。

  • 风顽麻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夫风顽麻者,由荣气虚,卫气实,风寒入于肌肉之间,使血气不能流通。其状,搔之皮肤下似膈衣是也。诊其寸口脉缓,则皮肤不仁。脉数者生,牢急者死。”治宜乌蛇散、乌头丸等方。

  • 箭芪

    见《医学集成》。为黄芪之处方名,详该条。

  • 踝骨脱

    病名。见《陈氏秘传》。即踝关节脱臼。详脚盘出臼条。

  • 舌疳

    病舌。亦名舌菌。《医宗金鉴》卷六十六:“舌疳心脾毒火成,如豆如菌痛烂红,渐若泛莲难饮食,绵溃久变瘰疠风。”本病发于舌部。多由心脾二经毒火上炎所致。初则舌肿如豆,渐之肿如菌样,头大蒂小,故亦称之曰舌菌。

  • 郑英翰

    【介绍】:见郑大忠条。

  • 气陷血崩

    病证名。属血崩症型之一。多因素体虚弱,饮食不节,或劳伤形体,以致脾虚气陷,血随下脱,冲任失固,发为血崩。症见出血色淡,质稀,困倦乏力,怠惰嗜卧,动则气短血下更多。治宜补气升阳为主,方用举元煎,或补中益

  • 蒋武生

    【介绍】:见蒋用文条。

  • 少腹拘急

    证名。即自觉下腹部牵引不适,可兼见小便异常等。《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除肾气虚寒者外,湿浊瘀热蕴结下焦亦可导致。本症可见于尿路感染、慢性前

  • 洁古云岐针法

    见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