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百日儿疟

百日儿疟

病名。出《本草纲目》。百日内婴儿患疟。清·叶天士幼科要略》谓“疟因暑发居多。”“幼稚之疟,都因脾胃受病,然气怯神弱,初病惊痫厥逆为多。”临床上婴儿疟疾急性发作无定型。可无寒战症状,或仅见四肢厥逆,面白唇紫,到发热时才被发觉。有的发热也不显著,或仅有躯干灼热,四肢反觉冰冷,出汗很多。有的呕吐泄泻,脾脏肿大,腹部拒按。初起以清热截疟为主,可用青蒿常山加入适当方中。

猜你喜欢

  • 医学大全

    藏医学著作。(藏名《门吉钦本》)。汉族医僧马哈德瓦和藏族翻译家达玛郭卡合作编译。成书于七世纪中叶。全书内容主要以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的论述404种病的医方百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医学论著4种等为

  • 如华

    脉象。华,通花。喻脉来轻浮软弱如草木之花。《素问·大奇论》:“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

  • 仙人指路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手屈肘仰掌置于两腰,一手仰掌上提至胸前后,翘掌向前推出,推足后旋臂握拳,蓄劲而收至腰部。两手交替进行。

  • 总筋

    推拿穴位名。见陈氏《小儿按摩经》。又名总经。位于腕部掌侧横纹,正对中指处。能清心火,退心经热病。治口内生疮,遍身潮热,夜间啼哭,四肢抽掣,惊风等症。《小儿按摩经·六筋》:“诸惊风,掐总筋可治。”

  • 虚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即无名肿毒。见该条。

  • 断肠草根

    见《广西中药志》。为大茶药根之别名,详该条。

  • 蚕连纸

    见《本草纲目》。即蚕退纸,详该条。

  • 地瓜儿

    见《救荒本草》。为地笋之别名,详该条。

  • 生斑舌

    即红中黑斑舌。详该条。

  • 五夺

    夺,耗损。指气血津液严重耗损,元气不支,禁用泻法的五种情况。《灵枢·五禁》:“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此皆不可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