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书名。15卷。元·僧人继洪辑。刊于1283年。作者参阅多种医著,辑录其中的验方千余首。分中风、中气、中暑、中湿等48门病证。每门之前均简论病候及用药。
【介绍】:见余伯陶条。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四。多因三焦风热相搏而成。本病发于耳后,初起如胡椒颗粒,逐渐肿大,甚则溃烂如蜂房,灼热疼痛,色红,或肿连耳廓。若破溃后脓液内通耳窍,则病难速愈。《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发
古代对技术精良的医生的称谓。《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上工十全九”。意思是说,上工在治疗疾病上要有90%的治愈率。《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上工治未病
出《灵枢·经脉》。即足阳明胃经。详该条。
《增补万病回春》卷五方。枳壳、天花粉、荆芥、薄荷各五分,黄连、牛蒡子各八分,连翘一钱,栀子六分,甘草三分,灯草十根。水煎服。治舌下肿如核大,取破出黄痰,已痊而复发者。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四。即五痫丸,见该条。
【介绍】:参见徐锦条。
饮食养生方法之一。淡食,指五味调和冲淡之饮食,特指少盐饮食而言。淡调五味,既能得物之真味,又有利于养生。明·冷歉《修龄要旨》首先提出“淡食多能补”的主张。
指肺经有寒,属阳虚证。证似肺痿,而口中自生津液,舌苔白滑。《备急千金要方》:“肺中寒者,其人吐浊涕。”临床所见多有阳虚外寒的表现,治以温肺散寒。参见温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