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瘟疫

瘟疫

病名。亦称温疫。感受疫疠之气,造成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素问·本病论》:“民病温疫早发,咽嗌乃干,四肢满,肢节皆痛。”后世常见者为:①暑热疫毒伏邪于胃。症见壮热烦躁头痛如劈,腹痛泄泻,或见衄血、发斑、神志昏迷舌绛苔焦等。治宜清瘟解毒(见《疫疹一得》)。②疠气疫毒,伏于募原。初起憎寒壮热,旋即但热不寒,头痛身疼,苔白如积粉,舌质红绛,脉数等。治宜疏利透达(见《瘟疫论》)。

猜你喜欢

  • 两胁刺痛

    证名。见《儒门事亲·治病百法》。指两侧胁肋部疼痛如刺,多由气结、血瘀、癖积及疫疠之气等滞而不散,络脉受损所致。详肺邪胁痛、死血胁痛、胁痛、食积、运气胁痛各条。

  • 阳陵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膝阳关,见该条。或作阳陵泉之简称。

  • 脚踝骱出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踝关节脱臼。详脚盘出臼条。

  • 脉诀规正

    见删注脉诀规正条。

  • 积年腰痛

    证名。又名久腰痛。见《外台秘要·久腰痛方》。详久腰痛条。

  • 水分

    ①经穴名。代号RN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分水、中守。属任脉。位于腹正中线,脐上一寸。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下动、静脉。主治腹痛,肠鸣泄泻,水肿,蛊胀,以及肾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

  • 地毛球

    见《中药志》。为锁阳之别名,详该条。

  • 姚晋卿

    【介绍】:见姚良条。

  • 祛瘀消肿

    消法之一。治疗外伤瘀血的方法。如跌打损伤,伤处青肿疼痛,或腹部内伤,气血阻滞疼痛,用七厘散(血竭、麝香、冰片、没药、乳香、红花、朱砂、儿茶)、复元活血汤,祛瘀活血,宣通气滞,瘀去气行则痛除肿消。

  • 佛头疽

    病名。即佛顶疽。见顶门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