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痹论篇

痹论篇

素问》篇名。痺者,闭也,为血气凝涩不行之病,多由风、寒、湿三气杂至,壅闭经络所致。本篇对于痺之成因、病理、分类、证候、治法等各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故名。

猜你喜欢

  • 痘麻定论

    参见痘疹定论条。

  • 肝邪

    五脏病邪之一。《灵枢·五邪》:“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素问·气交变大论》:“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又《难经·十难》:“心脉急甚者,肝邪

  • 瞳欹

    病证名。即瞳神欹侧。详该条。

  • 后血

    即便血。《灵枢·百病始生篇》:“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详便血条。

  • 南五加皮

    见《科学的民间药草》。为五加皮之正品,详该条。

  • 新订黄芩芍药汤

    见《中国传染病学》。山楂炭、当归、白芍药、炒黄连、木香、厚朴各3克,酒黄芩、酒大黄各4.5克,陈皮、泽泻各6克。水煎服。治细菌性痢疾,症见微寒壮热,心烦詀语,腹痛作胀,里急后重,滞下不爽,舌尖赤,脉弦

  • 排石汤六号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遵义医学院)。虎杖(或三棵针)30克,木香、枳壳、大黄各15克,金钱草(或茵陈)30克,栀子四钱,延胡索15克。水煎服,每日12克,体壮证实者可日服二剂。用药后疼痛加剧,可

  • 吴谦

    【介绍】:清代名医。字六吉。安徽歙县人。1736年以后(乾隆年间)官至太医院判,与刘裕铎一起主编清代重要综合性医学丛书《医宗金鉴》,包括医学各科共15种,其中《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二种,

  • 疔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两腮及鼻下焮肿生疮,其症似疔而形如无头疽者,故名。多因饮食不节而发病。初起焮肿,疼痛彻骨难忍,如钉着骨,口噤如痉,易发生邪毒攻心,出现呕吐不食,烦躁谵语,甚至昏迷等证。不可妄

  • 下元虚惫

    同肾阳虚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