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萝藦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蜗牛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蔬食谱》、《中朝食谱》。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人迎,见该条。
针刺补泻法之一。是以出针后开、闭针孔区分补泻的一种方法。《素问·刺志论》:“入(刺)实者,左手开针空(孔)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即出针后轻轻按揉,使针孔闭合,不令经气外泄者为补;反之,出针时边退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白鲜皮,详该条。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妊娠下血。详该条。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方。又名五皮散。炙大腹皮、炙桑白皮、茯苓皮、生姜皮、陈皮各等分。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煎,或用磨木香水煎,热服,日二至三次。功能利湿消肿,理气健脾。治皮水,四肢头面悉肿,按之没
【介绍】:见陶承熹条。
通常指相对于耳针、鼻针、头针等局部器官的针刺疗法而言,实即传统的针刺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