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番沙

番沙

痧证之一。又名黑痧。《张氏医通》卷九:“近时有感恶毒异气,而骤发黑痧,俗名番沙。卒然昏倒腹痛,面色黑胀,不呼不叫,如不急治,两三时即毙。有微发寒热,腹痛麻瞀,呕恶神昏者,或濈濈汗出,或隐隐发斑,此毒邪焮发于表也;亦有发即泻利厥逆腹胀,无脉者,此毒邪内伏,不能外发也,所患最暴,多有不及见斑而殂者。经谓大气入于脏腑,虽不病而卒死是也。初觉先将纸捻点焠头额,即以荞麦焙燥,去壳,取末三钱,温汤调服。重者,少顷再服即安。”并宜理气、解表,清热解毒,如香苏散薄荷荆芥栀子豉汤加牛蒡、生甘草,热甚者,黄芩汤凉膈散三黄汤白虎汤等方均可选用。如毒甚面黑者,急取委中穴,刺出黑血,以泄毒邪。参见条。

猜你喜欢

  • 北五加皮

    见《科学的民间草药》。即香加皮,详该条。

  • 膏剂

    药物剂型之一。分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又叫膏滋。是把药物加水煎熬,滤滓,加入冰糖、蜂蜜等,熬成稠厚的膏,可长期服用。常用于慢性疾病或身体虚弱者。外用的称油膏,一般称药膏,是把蜂蜡加入棉子油或花生油

  • 鸡心痔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其形如鸡心。”症见肛周赘皮下垂,大小及形状甚似鸡心,自觉搔痒。治宜五倍子汤薰洗止痒,亦可手术治疗。

  • 交通心肾

    治疗心肾不交的方法。心肾不交,症见心悸心烦、头晕失眠、健忘遗精、耳鸣耳聋、腰痠腿软、小便短赤,舌质红,脉细数,用生地、麦冬、百合、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等药,或用交泰丸。

  • 太阳为开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太阳主三阳之表,处于最外围,故为开。

  • 陆懋修

    【介绍】:清代著名医家。字九芝。元和(原属江苏吴县)人。初业儒,以文学著名。家中世代知医,中年以后,致力于医,博览群书,尤精《内经》、仲景之学。治病主宗仲景之方,常奏良效。撰《世补斋医书》33卷(18

  • 针灸资生经

    针灸著作。7卷。宋·王执中撰。刊于1220年。本书广泛参考多种针灸文献,结合作者本人的针灸临床经验和心得,对针灸作了较系统的介绍。卷1论人体各部分的腧穴,并附图46幅;卷2论针灸法;卷3~7为多种疾病

  • 脉诀纂要

    脉学著作。1卷(即《冯氏锦囊秘录》卷15)。清·冯兆张纂辑。此书分述脉位法天、脉论、七诊之法、论脉紧要诸条、太素脉说、删润脉诀等内容。以《内经》理论为主,结合己见编纂而成。

  • 徐世平

    【介绍】:见徐昇泰条。

  • 徐存诚

    【介绍】:元代医生。安徽祁门人。世业医,诊病重视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