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用热远热

用热远热

远,远离、避开。指使用热性药物应避开火热主令之时,即气候炎热之际不宜用大温大热的药物或食物。《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谓时也。”治病必须因时制宜,气候炎热则阳气亢盛,阴精易损,再服用大温大热的药物或食物,则助阳气亢盛之势而阴精更受损伤,有违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规律,造成阴阳偏胜、失调,故为用药之所不宜。但“用热远热”系指通常情况而言,若气候有反常变化,或疾病性质与时令气候属性不相一致,则不拘此例,即“有假者反常。”

猜你喜欢

  • 闵刀刀

    【介绍】:清末外科医生。佚名,因擅刀圭术,故称。四川叙永人。生活于十九世纪下半叶。能行剖肠、断腕术。每有刳割,先洒喷药水,再施刀圭,使病者免除痛苦。

  • 章表根

    见《广东中草药》。为倒吊蜡烛之别名,详该条。

  • 松节汤

    《医学入门》卷六方。松节(炒黄)、桑白皮、苏叶各一两,槟榔三分,甘草五钱。加灯心二十根、生姜二片、童便三分,水煎服。治脚气入腹,心腹胀急,烦躁肿痛。

  • 癀走

    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走黄。见该条。

  • 内痛外快

    痛证辨证之一法。快与痛相对而言。指内有邪气实而作痛,外则不痛,表示邪实于里。《难经·四十八难》:“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

  • 肝火上炎

    指肝火病症中表现于上部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者,因火性炎上之故。参肝火条。

  • 禁科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系以迷信方法治病。参见祝由、十三科各条。

  • 久病发惊

    病证名。见《医林改错》。长期患病,气虚血亏而成惊搐。其症身热起伏,面颊潮红,形瘦肉脱,似搐非搐,有时昏迷少气。治宜健脾益气,养血镇惊,用可保立苏汤(方见小儿昏迷条)加减。

  • 逆经目赤

    病证名。见广州中医学院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 补辑肘后方

    方书。3卷。晋·葛洪原著,梁·陶弘景增补,尚志钧辑校于1983年。此书为《肘后方》的增补辑佚本。尚氏从唐宋医书及类书如《千金方》、《外台秘要》、《证类本草》、《幼幼新书》、《本草纲目》、《医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