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术语。出《针灸甲乙经》。指以艾炷直接灸灼穴位。致使灸处皮肤引起脓疱,称灸疱。《针灸资生经》引《明堂》曰:“凡着艾的疱发,所患即瘥;不得疱发,其疾不愈。”说明灸疱是化脓灸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有因灸法不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榕须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麝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内经评文条。
证名。出《灵枢·热病》。指泪出不止的证候。详流泪证条。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五。即肩关节脱臼。详肩胛骨出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山瘴疟候》,即瘴疟,详见该条。
证名。指口唇泛现焦黑色的症象。可由瘀血、食积、热病伤津所致。《医学入门·伤寒杂症》:“无寒热而唇焦者,多因血瘀。”《温热经纬》卷四:“唇焦大渴,津液耗伤,清化为宜。”《伤寒温疫条辨》卷二:“唇燥裂,唇
方书名。2卷(又有5卷本、6卷本,内容相同)。明·王三才辑。刊于1587年。卷首为提纲。全书共选常用效方226首。其后经明·张受孔、姚学颜等重订刊行,并仿此书体例,另辑428方,名《医便二集》(附《敖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芦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