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喘症论》。即气虚喘。详该条。
《外科传薪集》方。大黄三两,黄柏一两,黄连三钱,煅石膏二两,炉底灰少许。为细末,黄连水调敷患处。治风毒黄水疮。
骨名。即肩胛骨。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统秘》。蟹睛症,因黄仁自黑睛溃口绽出,小者黑亮如蝇头,稍大如蟹眼,故名。详蟹睛条。
经脉名称之一。包括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与厥阴经互为表里。《素问·阴阳离合论》:“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因位于半表、半里,有转输内外的枢纽作用,故有“少阳为枢”之说。参见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条
病名。《脉因证治》卷下:“咳而声嘶破,俗名声散也。”即音嘶。详该条。
八痢之一。即曩痢,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紫金龙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学摘粹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