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寒邪长期沉伏于肠胃,阳结不解的病证。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痼冷积热证治》:“痼冷者,中寒也。多因真气既微,胃气不实,复啖生冷冰雪之属,致肠胃虚寒,阴既停凝,阳不能正,大便洞泄
【介绍】:清代医家。字淡安。江苏长洲人。为名医顾雨田之弟子,辑有《奇病录》(1840年刊行)、《心太平轩医案》(1912年刊行)等书。
指若干肌腱的集合处。《素问·痿论》:“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参见宗筋条。
皮肤纹理细小致密。《灵枢·本脏》:“赤色小理者,心小。”
见《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即产后完谷不化。详该条。
出《本草纲目》。即哮拔。详该条。
《外科摘录》卷一方。远志肉二至三两。清酒煮烂,捣如泥,用油纸隔布扎敷患处。治痈疽肿毒初起。
见清·汪连仕《采药书》。为挂金灯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邪客》。即拘挛。详该条。
【介绍】:见卢祖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