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熊胆丸

熊胆丸

①《银海精微》卷上方。熊胆牛胆石决明车前子泽泻细辛茺蔚子龙胆草干地黄。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食后温酒送下。功能清热解毒。治肝胆火热,火邪为病,两目肿痛。②《证治准绳·幼科》集八方。熊胆、朱砂麝香蚺蛇胆、炒蜣螂瓜蒂各半两。为细末,用猪胆汁和丸,绿豆大,每服三丸,先用桃柳汤浴儿,后用粥饮送下。治小儿五疳出虫。③《审视瑶函》卷五方。熊胆、黄连密蒙花羌活各一两半,蛇蜕地骨皮淫羊藿木贼、龙胆草各一两,旋覆花菊花瞿麦各五钱,葳蕤三钱,血竭蔓菁子各二钱。除熊胆外,余研细末,用羯羊肝一具,一半煮熟焙干,一半生用,去膜捣烂,共杵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米饮送下。治暴盲生翳。

猜你喜欢

  • 天刑

    运气学说术语,见《类经图翼》。天,指司天之六气;刑,刑克。司天之六气与主岁之五运相加临,如果司天之气刑克主岁之运,则称天刑。如庚子、庚午年少阴君火司天,中运则为金运,司天之君火刑克金运,则称该年为天刑

  • 奶腥

    《幼幼新书》引杜光庭《指迷赋》儿生“百日名奶腥”。另有“四岁曰奶腥”,参见小方脉科条。

  • 补阳

    补法之一。亦称助阳。是治疗阳虚证的方法。肾为阳气之本,故补阳多指补肾阳。症见形寒怯冷、腰膝痠痛、软弱无力、阳萎滑精、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弱,用右归饮、附桂八味丸、菟丝子丸等。

  • 刘继芳

    【介绍】:明代医家。字养元。安徽人。精于外科,四方求医的人很多,著有《发挥十二动脉解》、《怪证表里因》等书,均佚。长子翱鲤承继家业,曾任太医院吏目。

  • 偷针眼

    病名。见《原机启微》。即针眼。详该条。

  • 燥火喘逆

    病证名。《症因脉治·喘症论》:“燥火喘逆之因,燥万物者,莫燥乎火,故喘症燥火居多,原病式叙喘于热淫条下,盖燥火烁人,则诸逆冲上,诸痿喘呕,诸气膹郁,肺家不宁,喘症作矣。”症见喘咳气逆,吐痰难出,口渴身

  • 小儿寒厥

    病证名,小儿厥证之,又名小儿阴厥。系由阳气衰于下,阴寒过盛,以致阳虚则阴凑之而见手足厥冷的证候。《寿世保元》:“阴厥者,始得之,身冷脉沉,四肢厥逆,足踡卧,唇口青,或自利不渴,小便色白,宜四逆理中汤之

  • 马刀挟瘿

    病名。又名疬串。《灵枢·痈疽》:“其痛坚而不者,为马刀挟瘿”。即瘰疬成串,质坚、其形长如马刀者称马刀。挟颈所生者,因其状如缨络,故称挟瘿。参见瘰疬条。

  • 蚁蛳

    见《动物学大辞典》。为地牯牛之别名。详该条。

  • 白朴根

    见《岭南草药志》。为白背叶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