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热嗽

热嗽

病名。指邪热犯肺或积热伤肺所致的咳嗽。《外台秘要》卷九:“热嗽者,年少力壮,体气充满,将息伤热,积热所成,故致热嗽。”《圣济总录·咳嗽门》:“热嗽之状,嗽而少涎。由邪热熏于上焦,客于肺经,使津液内燥,搏于咽嗌喉咙不利,随其呼吸而咳嗽也。”《证治要诀》卷六:“热嗽,咽喉干痛,鼻出热气,其痰嗽而难出,色黄且浓,或带血缕,或带血腥臭,或坚如蛎肉。”方用金沸草散旋覆汤等。亦有伤于暑热所致者。《洁古家珍·咳嗽》:“夏月嗽而发寒热者,谓热嗽。”《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热嗽,伤于暑热而得嗽也,其脉数,必兼口燥声嘶烦热引饮,或吐涎沫,甚至咯血,宜洗肺散,芩半丸,黄连化痰丸。”又指咳嗽饮水暂止,或酒后嗽甚者。《赤水玄珠》卷七:“饮水一二口而暂止者,热嗽也。……热嗽以小柴胡汤。”又:“凡饮酒后嗽甚者,热嗽也。”参见热痰嗽伤热咳嗽伤暑咳嗽等条。

猜你喜欢

  • 又名阙中、印堂。《灵枢·五色》阙者,眉间也。”古人认为这个部位可作为望肺部疾病的参考。

  • 燥火痢

    见吴本立《痢证汇参》卷二。即燥热痢。详见该条。

  • 逆顺肥瘦

    《灵枢经》篇名。本篇主要论述对肥人、瘦人、肥瘦适中的人以及壮士、婴儿等不同体质在针刺治疗中分别运用不同的手法,就是顺;相反的就是逆。文中还列述了三阴三阳经脉的走向和气血上下逆顺的关系。故名。

  • 穿鼻

    经外奇穴别名。出《刺疔捷法》。即上迎香,见该条。

  • 经脉不通

    见《寿世保元》卷七。即经闭。详该条。

  • 翟玉华

    【介绍】:见翟良条。

  • 虫蚀疮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即月阙疮。详该条。

  • 软肋

    即凫骨。详该条。

  • 中医外科诊疗学

    书名。张赞臣编。本书试图用中西医对照的方式对中医外科病的诊断和治疗加以归纳整理,内容多采取论述配合表解方式加以阐析。所论外科病证,能结合古今常用方剂予以介绍,并附作者常用经验方。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

  • 倪枝维

    【介绍】:清代医家。字佩玉,号凤宾。浦江(今属浙江)人。长于产科,于1728年撰有《产宝》一书,重点论述产后病证,为清以后流行较广的妇产科专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