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烂喉风

烂喉风

病名。见《咽喉经验秘传》。系指患喉风而咽喉腐溃者。多由肺胃热毒炽盛,薰灼咽喉,热胜肉腐,或过食膏粱厚味所致。症见咽喉肿痛腐溃,色灰白或灰黄,边缘不齐,口出臭秽之气。蒂丁肿胀下垂,饮食吞咽疼痛,或唇赤如涂朱,身发寒热,二便秘涩,舌苔黄,或厚腻。治宜解毒泻热,消肿止痛。方可选用银翘散普济消毒饮等加减。或外吹冰片散。

猜你喜欢

  • 朱东樵

    【介绍】:见朱钥条。

  • 髓俞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腰俞。见该条。

  • 周禹载

    【介绍】:见周扬俊条。

  • 寒凉派

    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详见金元四大家条。

  • 颊车骨

    骨名。又名牙钓、下腭骨。即下颌骨。

  • 古通泻。①排泄。《素问·五脏别论》:“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写而不藏。”②针刺手法之一。与补相对。《素问·血气形志篇》:“然后写有余,补不足。”

  • 手心主之筋

    手厥阴的经筋。《灵枢·经筋》:“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

  • 银精石

    见《石雅》。为云母之别名,详该条。

  • 手掌根出臼

    病名。即桡腕关节脱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又名手腕失落、手睁骨出、手盘出等。多因跌扑、扭转所致。伤部肿胀明显,疼痛剧烈,掌根凸向一侧,活动受限。治宜捏腕骨入髎手法复位,并予固定。内服七厘散或复元活

  • 手少阴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手少阴之正。即手少阴心经别行之正经。《灵枢·经别》:“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从手少阴心经分出,在腋窝下两筋间处进入胸腔,属于心,向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