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女科撮要》:“产后小腹作痛,俗名儿枕块。”即儿枕痛,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浮肿的一种类型。因胃有病而引起的水肿。由胃失和降,不能游溢精气,上输于脾,因而导致脾不散精津,水津内阻而成。临床特征为浮肿,小便闭涩。治宜健胃利水。用胃苓汤。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北宋医家。祖籍三晋(今山西),迁居东京(即开封)人。先代为开封知府,居显仁坊,原以卖药为生。1119~1125年(宣和年间)得秘方,治小儿有奇功。女贞贵族建立金国后,他随从
见《广东中草药》。为油柑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活幼心书·决证诗赋》:“孩子伤寒又夹风,目多泪泪脸腮红。太阳冷汗微生喘,口水如涎滴满胸。”治宜香苏饮,加桂枝,疏风散寒。
见《中药志》。为荜菝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即胃管下俞。见该条。
【介绍】:见何其伟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推拿捷经》:“醒脾消食应揉二大指头顶,向外转三十六次。”
指第五胸椎。《素问·刺热篇》:“五椎下间主肝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