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滞痛饮

猜你喜欢

  • 大救驾

    见《陕西中草药》。为祖师麻之别名,详该条。

  • 阴头痈

    病名。《外科证治全书》卷三:“阴头紫肿疼痛,名阴头痈。用鳖甲煅为末,鸡子清调敷。”

  • 马兜铃藤

    见《普济方》。即天仙藤,详该条。

  • 戴天章

    【生卒】:十七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名医。字麟郊。上元(今江苏江宁)人。少习举子业,博学强记,通天文、算数、地理等,尤精于医,钻研温病学颇有心得。宗吴又可之说,主张瘟疫不同于伤寒,着重对气、色、舌、神

  • 掌参

    见《宁夏中草药手册》。为手掌参之简称,详该条。

  • 锦囊治疗方论

    见药按条。

  • 血翳包睛

    眼科病证。见《银海精微》。又名彩云捧日。多系肝肺风热壅盛,心火内炽,瘀血凝滞所致。常并发于椒疮,由赤膜下垂演变而来。本症“眼中赤涩,肿痛泪出,渐有赤脉通睛,常时举发,久则发筋结厚,遮满乌睛,如赤肉之相

  • 痰哮

    病名。指痰浊壅盛所致的哮吼。见《证治汇补·哮病》。该书论:“哮虽肺病,而肺金以脾土为母,故肺中之浊痰亦以脾中之湿热为母,俾脾气溷浊,则上输浊液尽变稠痰,肺家安能清净?所以清脾之法尤要于清肺也。”《临证

  • 内疳

    病证名。疳疾的一种证型。出《小儿药证直诀》。指疳病时间长,病位在心、腹、胃、肠的症候。《证治准绳》:“小儿乳食,心腹虚胀,眼目涩痒,体热皮枯,肠胃不和,痢下五色,渐渐羸瘦,虫蚀肛肠,日月弥深,痢转不止

  • 代脉

    脉象之一。脉来缓弱而有规则的间歇。《诊家正眼》:“代……止有常数,不能自还,良久乃动。”主脏气衰弱。多见于心脏疾患、惊恐、跌打重证。个别孕妇接近分娩时亦可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