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东中草药》。为天香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孕妇遍身瘙痒,多系皮中有风。宜用樟脑调酒,或用川椒、艾叶、透骨草、防风、荆芥擦洗之。
见《山东中药》。为藜芦之别名,详该条。
即肾怯失瘖。详该条。
见十三科条。
《医垒元戎》方。①当归(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酒洒蒸)、厚朴、陈皮。为粗末,水煎服。治气虚弱,起则无力,恇然而倒。②当归(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酒洒蒸)、木香、槟榔各一两。为粗末,
指产后呕吐、盗汗、泻泄三症。《张氏医通》卷十一:“产后诸病,惟呕吐、盗汗、泄泻为急,三者并见必危。”详产后呕吐、产后盗汗、产后泄泻条。
见《贵州草药》。为紫金莲之别名,详该条。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病名。《外科正宗》卷四:“鼻痔者,由肺气不清,风湿郁滞而成。鼻内息肉,结如榴子,渐大下垂,闭塞孔窍,使气不得宣通。内服辛荑清肺饮,外以硇砂散逐日点之,渐化为水乃愈。”详鼻息肉及取鼻痔秘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