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滑则病心风疝。”《类经》卷十七:“滑则燥热生风,热则主于心也,故为心风疝。”参见风疝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荭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又名小儿吼病。哮和喘是两种不同的症状,《罗氏会约医镜》:“喘者气急声高,张口抬肩,摇身撷肚,惟呼出一息为快,此肺经邪气实也。……哮者,其症似喘,但不如喘出气之多,而有呀、呷之音。呷者口开,呀者口
即消风百解散,见该条。
见《产宝百问》。即恶阻。详该条。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五十下酪。即丹毒。详该条。
【介绍】:见何第松条。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抽筋痧,两足筋抽疼甚,忽一身青筋胀起如筋粗。”宜放毒血,治宜丁香阿魏丸等。参见痧条。
推拿手法名。即拉法。《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左右换,前后拔。”
①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环跳。见该条。②解剖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