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元气素虚,反复日久的哮证。《寿世保元·哮吼》:“哮吼十数年,发则上气喘促,咳嗽吐痰,自汗,四肢发冷,六脉沉细,此气虚脾弱。”《类证治裁·哮症》:“伤暑热而发者为热哮,为虚,其盐哮、酒哮、糖哮,
见王旭高医书六种条。
病证名。①指惊风得之于母腹,生下百日内,因有所犯,引动其疾,发为抽搐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②抽搐时牙关紧闭,口吐痰涎者为“真搐”(《东医宝鉴》)。③抽搐虽定,而神气昏闷者。(清·许宣治《许氏幼科
见周氏医学丛书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颞骨的乳突下。《素问·气府论》:“下完骨后各一。”
【介绍】:见姚澜条。
【介绍】:见张介宾条。
见黄帝内经明堂类成条。
【介绍】:见钱原濬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