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涌水

涌水

古病名。指水邪流于肠胃,上及肺部之疾患。症见行走时肠鸣,喘不得平卧者。《素问·气厥论》:“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王冰注:“肺藏气肾主水,夫肺寒入肾,肾气有余则上奔于肺,故云涌水也。”《儒门事亲》卷六:“病涌水证,面黄而喘,两足皆肿,按之陷而复起,行则濯濯有声,常欲饮水,不能睡卧,戴人令上涌去痰而汗之,次以舟车丸浚川散下之,以益肾散复下之,以分阴阳水道之剂复下之,水尽皆瘥。”参见痰饮条。

猜你喜欢

  • 五恶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即五脏所恶。详该条。

  • 紧喉

    病名。《外科大成》卷三:“紧喉其发暴,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声音不出,脓水不入,由膏粱厚味所致,为之实火。”即紧喉风。详该条。

  • 徘徊花

    见《群芳谱》。为玫瑰花之别名,详该条。

  • 邪热

    ①病因之一。即热邪。详该条。②证候之一。指外邪引起的发热。

  • 经验奇方

    书名。2卷。清·周子芗辑。成书于1898年。本书收录单方,验方约120余首,包括多种病证的治疗,内容未予分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 睛胀

    病证名。《杂病源流犀烛》卷廿二:“睛高突起,由风热痰饮,渍于脏腑,蕴积生热,热冲于目,致眼珠突起,是名睛胀。”即突起睛高。详该条。

  • 十补汤

    即十全大补汤,见该条。

  • 血虚心汗

    证名。指心胸部独见汗出。多因思虑太过,耗伤心血所致。《医钞类编》卷八:“血虚心汗:别处无汗,独心孔一片有汗,思虑多则汗亦多,此病在心,宜养心血。獖猪心一个,破开带血,入人参、当归二两缝之,煮熟去药,只

  • 旱葱

    见《山东中药》。为藜芦之别名,详该条。

  • 主运

    运气术语。五运分主一年的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它随五季气候变化而传递有次,一般的规律是从木而火,而土,而金,而水,循五行相生之序,始于木而终于水,每运约各主七十三日另五刻。从每年的大寒节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