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又称消中、痟中、消脾。《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消渴论》:“中消者胃也,渴而饮食多,小便黄。”本病以善饥多食,形体消瘦为主要症候,或见小便甜,或因脾胃燥热所致。治宜清胃泻火,滋阴润燥。用白虎汤、抽薪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四。即剪口疮,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黑及草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医生。四川人。宋仁宗赵祯患病,单骧与孙兆共同诊治,因病情加剧受惩处,二子连坐。后经查明无罪。
书名。4卷,附补遗1卷。清末余伯陶编。刊于1911年。本书选集古今有关疫证的医学文献百余种,取其论辩治法编成。内容简要,但条理不够清楚,可作疫证的临床研究参考。
元代医疗机构名称。详见广惠司条。
即艾条灸,见该条。
【介绍】:唐代人。撰有《养生经》一卷,已佚。
见治疔汇要条。
十二经脉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厥阴肝经,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