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点
即泪堂。详该条。
即泪堂。详该条。
研制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黄芪、茯苓、大枣、鸡血藤。冲剂,每服15~30克,一日三次,开水冲服。功能益气补血,健脾和胃。治白细胞减少症,及病后体虚、脏腑亏损所致的免疫功能下降等症。
见痘疹金镜录条。
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二。即食喘。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小白撑之别名,详该条。
白滑苔见于舌之一侧的舌象。可见于半表半里之少阳证,或痰饮壅盛于肺。少阳证用和解法,痰饮内停用温肺散寒法(见《伤寒舌鉴》)。
元代医官职称。系官医提举司之主要负责官员,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为从六品。
出《海上方》。为莲房之别名,详该条。
即骈指押手法,见该条。
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谓目视物,皆振动而颠倒也。譬诸环舞后定视,则物皆移动而倒植”(《审视瑶函》)。可见于某些眼病或全身性疾病。参见目妄见、视惑等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窝儿七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