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位于脐下4寸(中极)旁开0.2寸处。主治子宫脱垂。直刺0.5~0.7寸。
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即蛔虫。详蛔虫病条。
即砭石。《素问·汤液醪醴论》:“镵石、针艾治其外也。”
经穴别名。出《针灸资生经》。《针灸大全》作听河。即听会,见该条。
见《本草崇原》。即虻虫,详该条。
证名。指两手肘关节下至寸口部分的皮肤有发热感觉,即尺热。《灵枢·论疾诊尺》:“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类经·脉色类》:“尺肤热者,其身必热,脉盛躁者,阳邪有余,故当为温病。”参见发热、尺热条。
即万病丸,见该条。
【生卒】:?~866【介绍】:唐代医家。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世代官吏,曾为太原副节度(军、政管理官员)等,对抵御回鹘族统治阶级的骚扰,保护生产,促进晋北以牛耕代人耕,办学校和改变落后风俗习惯等,
【介绍】:见凌奂条。
【介绍】:见严长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