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为发于筋骨之间或肌肉深部的阴性疮疡。多因毒邪深陷,寒凝气滞而酿成。患部漫肿无头,皮色晦暗。病程多缠绵,甚至伤筋烂骨,难溃难敛。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内服阳和汤、醒消丸、小金丹等;外用阳和解
【介绍】:参见杜光庭条。
见《妇科易知》。即经来如黄泥水。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精通医术,善治疮痈等外科病。常热心为人治病,不计报酬。
病证名。指黑睛生翳如云片状者。清·黄岩《眼科纂要》卷四:“眼初发,赤肿若难开,云障渐生失调理,久则血凝不散结成灾,玉翳白皑皑,肝病积热冲入眼胞来。”参见翳条。
经外奇穴别名。出《腧穴学概论》。即肠遗,见该条。
七情郁证之一。恐为肾之志。恐郁,肾精亏损,治宜温肾养精。《类证治裁·郁症》:“恐郁,阳消精怯,八味丸加减,或鹿角胶酒化服。”参见恐、七情郁证、内郁条。
病证名。指精液稀少。见《辨证录·种嗣门》。又称少精。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奶浆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叶向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