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灸膏肓腧穴法条。
名词。见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胞宫。详该条。
【介绍】:见陆游条。
病证名。《竹林寺女科秘方》:“妇人胎前出盗汗不止,宜服牡蛎散治之。”(牡蛎、麦冬、甘草、麻黄根)
指小肠。心为火脏,小肠与心相表里,故称小肠为“火府”。
见《药材学》。即蜂毒,详该条。
【介绍】:见吴正伦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存斋。高邮(今属江苏)人。喜读百家之说,尤穷究医理,医名闻于江淮。主张为医者当“仰揆天时,俯察地宜”,重视运气学说,并以之按症处方,治多效。撰《医学至要运气指明》2卷(1614)
①即试痛。《保产万全金》:“试痛即转胎。”②纠正异常胎位,使之转为正常。
舌淡紫,中带青筋而润。为寒邪直中阴经之候。证见面色暗黑,身凉,四肢厥冷,脉沉,宜四逆、理中等温阳救逆(见《伤寒舌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