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名。即旋台骨,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洋虫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即干霍乱。《世医得效方》卷二:“心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今考之,此证乃名干霍乱。”参见痧、干霍乱条。
见《备急千金要方》。为大黄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名。多由忧思郁怒,气滞血瘀所致。症见:“项下忽肿一块,渐延至颈,偶破出水碗许,烂久不合。”(《囊秘喉书》)。此因食中偶食毒蚁所生,故名之。或见咽喉肿痛,饮食吞咽不利。治宜理气散结,活血化瘀,消肿解毒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扁豆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刘元宾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肘后痈,见该条。
病证名。《喉科心法》:“舌忽然肿大肿硬,即时气绝,名曰翣舌”。《鲍氏验方新编》卷一:“舌出口角,时时动摇,此名翣舌。”系指舌肿胀,多由心火上攻所致。治宜泻心火为主。外用皂矾,煅为末,搽舌上。参见舌肿条
由于先天性畸形,尿门无孔,以致婴儿出生后小便不通,宜采用外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