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外治法之一。即烙治法,详该条。
病名。见《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即痱疮。详该条。
见世补斋医书条。
骨名。出《灵枢·背腧》。又名膂骨。即第一胸椎棘突。
【介绍】:唐代医学家。撰有《岭南脚气论》1卷,已佚。
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即复杂性肛漏的一种。症见漏管穿过臀部外侧,疼痛,脓水淋漓,往往形成多数漏管。宜挂线或手术疗法。参见漏条。
病证名。见《医学正传·眩运》。因风热上壅所致的头目眩晕。《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风热上冲眩晕,必胸中不利,旋运欲倒。”治宜疏风清热,用羌活汤、荆黄汤等方。参见眩晕条。
见泪孔条。
①读zàng。①义同脏。出《灵枢·本脏》等。泛指人体内的脏器。②地名。指我国西藏自治区。如藏麻黄,即指西藏所产的麻黄。②读cáng。贮藏、受纳之义。《素问·五藏别论》:“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同脏
出《名医别录》。为醋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