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囟
即后囟。见囟条。
即后囟。见囟条。
戾气的简称。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天仙藤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消渴口干烦闷,灸足厥阴百壮。”又“治卒……又灸足厥阴,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三壮,在足大指本节间。”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奇穴,定位在拇指背侧中线,跖趾关节部,灸治消渴,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因服药后引起的哮喘。可因药物过敏,或其人体气素虚,劳倦过度,或病后用攻伐药太过,以致喘不能收。治宜扶正为主,如补中益气汤等方。《医学入门·喘》:“因服补药喘者
参见小儿药证直诀条。
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目干涩,详该条。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少阴络脉,见该条。
出《物类相感志》。为麻油之别名。详该条。
是淡的异体字。参见《淡寮集验方》等。
古病名。见《圣济总录·骨蒸传尸门》。又名传尸、劳瘵、尸注、殗殜、复连、骨蒸等。系一种相互传染而广泛流行的病症,包括现代医学的结核病。《证治要诀·虚损门》:“传尸劳,骨肉相传,甚至灭门。此其五脏中皆有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