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杨梅痈漏

猜你喜欢

  • 草玉铃

    见《中国植物图鉴》。为铃兰之别名,详该条。

  • 神效豆蔻散

    《卫生宝鉴》卷十九方。炒神曲、炒麦芽、黄连各半两,肉豆蔻(面裹煨)三两,芦荟二钱半,使君子仁十个。为细末,猪胆汁为丸,黍米大或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空心食前米汤送下。治小儿脾疳瘦弱,或泄利无度。

  • 漏睛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又名目脓漏、漏睛脓出、漏睛眼、热积必溃之病、窍漏证、眥漏症。《证治准绳·杂病》:“眥头结聚生疮,流出脓汁或如涎水,粘睛上下,不痛,仍无翳膜。此因心气不宁,并风热停留在睑

  • 蕨薯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马骝卵之别名,详该条。

  • 海薯藤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鲎藤之别名,详该条。

  • 滂溢

    涌流出于外。《素问·著志教论》:“阳气滂溢,干嗌喉塞。”

  • 重编张仲景伤寒论证治发明溯源集

    见伤寒溯源集条。

  • 缠豆藤

    出《李氏草秘》。为菟丝之别名,详该条。

  • 穿板龟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涌泉疽焮肿有痒感者。

  • 青缸花

    见《外科正宗》。为青黛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