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本草正

本草正

药物学著作。2卷。明·张介宾撰于1624年。为《景岳全书》卷48、49。书中择常用药300种,仿《本草纲目》编述,分山草、隰草、芳草、蔓草、毒草、水石草、竹木、谷、果、菜、金石、禽兽、虫鱼、人等14部,次第介绍其别名、性味厚薄、阴阳主要功效及机理,临床运用范围、注意事项等。作者论药条理清晰,主论持平。相似药物功效比较、药物配伍等阐析甚明。尤擅用熟地,论其功治配伍、炮制等,见解超群。故于书中将人参、熟地、附子大黄作为药之“四维”以扶阳救阴。

猜你喜欢

  • 孟氏治痘详说

    见幼幼集条。

  • 龟背痰

    流痰病的一种。《医门补要》卷中:“脾肾两亏,加之劳力过度,损伤筋骨,使腰胯隐痛,恶寒发热,食少形瘦,背脊骨凸肿如梅。初不在意,渐至背伛颈缩,盖肾衰则骨萎,脾损则肉削,但龟背疾已成。”治见流痰条。相当于

  • 虚实

    八纲中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邪气盛为实证,正气衰为虚证。《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医学心悟》:“一病之虚实,全在有汗与无汗,胸腹胀痛与否,胀之减与不减,痛之拒按与喜按,症之

  • 胸骨伤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包括胸胁部的肋骨伤折。多因跌打、压撞所伤。局部疼痛,甚至不能直立挺胸,呼吸短促,尤其在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剧,骨折处可有凹陷、突起及骨声;严重者可出现气、血胸及内损脏器,

  • 脉诀汇编

    见脉诀汇编说统条。

  • 偷针眼

    病名。见《原机启微》。即针眼。详该条。

  • 局方发挥

    书名。1卷。元·朱震亨约撰于14世纪中。作者因宋代官修《和剂局方》只列各方主治证候,不载病原;立法虽简便,而未能变通,遂对该书的成药配伍使用原则与辨证论治等问题,以问答体例予以评论。全书共三十多个问题

  • 二阳并病

    病名。指太阳证未解而阳明证已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又《辨阳

  • 阙中

    同阙。《灵枢·五色》:“阙中者,肺也。”详阙条。

  • 单喉痹

    病名。见《喉科杓指》卷二。指喉痹之发于一侧者。治同双喉痹。详该条。